行業動態 | 你的位置:首頁|行業動態 |
城中村的首個“微型消防站”顯成效 15972776605 |
發布時間:2016/10/5 9:37:35 查看次數:1872 |
“著火了,快來人!”聽到喊聲,正在巡邏的消防志愿者朱成林從“消防車”上抱起一個滅火器就沖了過去,另外一個人,也抱著一個泡沫滅火器迅速趕上。 兩人踹開門,小火苗剛剛躥起,滅火器噴出來的泡沫一下子就蓋住了火苗。“還好,發現早,沒有釀成大禍。”事后,居民都說這個“微型消防站”挺管用,成立不到一個月,已經滅掉兩起小火了。 什么是“微型消防站”?它在哪里?所謂“微型”,就是規模小。一個十平方米的小房間,房間里有兩個消防帶、一個電動三輪車、幾瓶泡沫滅火器和十幾個消防頭盔,地點在金山街道楊家門社區。電動車被裝飾成紅色消防車的樣子,“消防員”也不是專業人士,都是社區組織的志愿者,共有10人。他們中每天都有兩到三個人定時上班,騎著“消防車”走街串巷,“電喇叭”反復提醒大家注意火災。附近居民遇到這個消防巡邏車,都會駐足觀看,與“消防員”們聊上幾句。 由社區出錢建“微型消防站”,這在市區還是第一次。為什么這么干?“這是因為楊家門地帶屬于‘易燃社區’。”社區黨總支書記田桂芳告訴記者,楊家門屬于老街區,不僅房子老化,而且空置率很高,經常會出現電線老化引發火情的現象。“小火情年年都有,大火災也曾經發生。”令田桂芳印象最深刻的是,三年前九如巷那場大火,幾戶人家被燒了個精光。就在今年6月份,清真寺附近還發生一起小火災。“現在,只要在路上聽到消防車聲音,第一反應就是‘別是楊家門又失火了’。” 容易失火,還只是楊家門的一個“特點”。它另一個“特點”,是一旦失火很難施救。“這里全是小巷子,4個人并排走都嫌窄,消防車根本進不來,只要火燃起來,只能眼睜睜看它燒。”不過,這也強化了居民們的防火意識,兩年前,社區成立了消防志愿者隊伍,每天進行巡邏,在巷子口還擺上了泡沫滅火器。“一個月前,經社區議事會協商,大家提議建一個小型消防站,充實消防器材,這樣不僅能防火,即便發生小火也能開展自救。” 為了讓“微型消防站”順利運轉,社區還請來專業消防員開展培訓,并完善了工作制度,受到居民好評。目前這個“微型消防站”已經撲救多起火災,為村民挽回了大量財產損失,滅火自救工作受到村民點贊好評。 |
上一條信息:
十輛消防車奮力搶救濟南一廢品店大火兩小時 15972776605
下一條信息: 26輛消防車撲救北京十里河廢棄冷庫大火 15972776605 |